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, 同济医学院前身为德国医师埃里希?宝隆博士1907年于上海创建的德文医学堂。1927年改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,1951年由上海迁至武汉,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,定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。1955年更名为武汉医学院,1985年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。2000年5月与原华中理工大学、武汉城
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备案人是: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,
网友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印象:,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搜索关键词有: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,武汉同济医学院,同济医学院
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已被网典导航大学收录。
同济医学院前身为德国医师埃里希?宝隆博士1907年于上海创建的德文医学堂。1927年改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,1951年由上海迁至武汉,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,定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。1955年更名为武汉医学院,1985年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。2000年5月与原华中理工大学、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,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。
现有基础医学院、第一临床学院、第二临床学院、第三临床学院、公共卫生学院、药学院、医药卫生管理学院、法医学系、护理学系、计划生育研究所,以及中西医结合系、口腔医学系、影像医学系和医学检验系,13个普通本科教育专业,主要包括: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(医学博士学位)、临床医学专业六年制(德语班)、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、预防医学专业、法医学专业、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、医学影像学专业、口腔医学专业、护理学专业五年制(英语班)、护理学专业四年制、医学检验技术专业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、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(生物药学)、药学专业、中药学专业,面向全国招生。目前各类全日制在校生近1万人,其中普通本专科生4000余人(含留学生300余人),硕士研究生3900余人,博士研究生1200余人。
医学院现有教职工12880余人,专任教师3100余人,其中教授500余人、副教授700余人。现有国家千人计划、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、国家杰青、教育部长江学者、国家外专千人、国家青年千人、国家青年拔尖人才、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、国家优青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、湖北省百人计划、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计划入选者等150余人,其中“973计划”首席科学家6人、国家千人计划3人,青年千人计划7人,长江学者16人,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7人。
医学院是国家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、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,现有博士点63个、硕士点71个,博士后流动站7个。现有9个国家级重点学科、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、5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、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、2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、1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,以及一批国家级特色专业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,是“中德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,有一批国家级教学名师、教学团队和教育部“创新团队发展计划”团队、在2013年第三轮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,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;临床医学、药理学、生物学和生物化学、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%。
“十一五”期间,获国家科技奖5项、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项、中华医学奖22项;主编各类国家级教材114人次,其中教育部“十一五”规划教材主编32门次;获得第一批“十二五”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书目12门。
医学院坚持“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”,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。建院以来共培养了8万余名医药卫生人才,中国科学院、中国工程院裘法祖、吴孟超、吴昱、陆道培、侯云德、张涤生、周宏灏、胡盛寿、杨宝峰院士,都是我院的杰出校友代表。
现有协和医院、同济医院、梨园医院3所直属附属医院和1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。
医学院与德国有着长期的友好往来关系,是中国与德国文化交流的重点院校之一。改革开放以来,先后与德国、美国、日本、加拿大、苏丹、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大学、研究所、医院、公司,以及世界卫生组织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。近几年,医学院与一些世界知名高校开展了联合培养、联合办学、联合研究等工作,为促进中外医学教育研究和交流做出了贡献。
医学院立足湖北、面向全国、放眼世界,正以昂扬的斗志、为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医学院而努力奋斗。
访问: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网站首页www.tjmu.edu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