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绛县政府网, 新绛政府网是发布权威政务信息,提供在线服务,与公众互动交流的信息平台,主要有新绛新闻,新绛旅游,绛州文化,特色农业,投资新绛,书记信箱,县长信箱等栏目.
新绛县政府网的备案人是:新绛县人民政府办公室,
网友对新绛县政府网的印象:, 新绛县政府网搜索关键词有:新绛,新绛政府,新绛县长博客,绛州
新绛县政府网已被网典导航政府收录。
新绛县历史沿革
西周时期,武王封文王第十七子为郇侯辖今新绛地,后改郇为荀,为侯国。春秋时期,荀国为晋所灭,此地属晋。公元前668年,晋献公迁都故绛(今新绛县北襄汾县晋城)。前585年,晋景公迁都新田(今新绛县横桥乡一带)史称新绛。今县城南3公里,曾建有?祁宫,为晋国王室宫苑。今为东升庄。县西北泽掌镇有晋绛霄楼(灵公台)。史称“晋灵公不君,以弹丸击人。即此”。
战国时期,韩、赵、魏三家分晋后,地属魏,称汾城,隶属河东郡。
秦仍属河东郡。北部为临汾县,西部为长修县。临汾旧城在今县城北25公里处(襄汾县晋城村)。长修故城在今县城西北15公里处(本县泉掌镇)。
汉高祖时,封御史杜恬为长修侯,长修为侯国。东汉改为长修镇。
三国时属魏,置临汾县,隶平阳郡。
西晋时,临汾县属平阳郡。
南北朝时,北魏太武帝始光四年(427年)于柏壁镇置东雍州。分临汾县为太平县和南太平县。太和十一年(487年)置正平郡,领闻喜、曲沃二县。北周明帝武成二年(560年)改东雍州为绛州,徙闻喜县龙头城(今礼元镇龙头堡)。武帝时复移于柏壁。建德六年(577年)再徙稷山县玉壁。
隋代开皇三年(583年)州治从玉壁迁至今县城处。废正平郡,改为绛郡。领正平(今新绛)、龙门、太平、曲沃、翼城、稷山、绛、垣曲等八县。
唐武德元年(618年)置绛州总管府。辖绛、潞、盖、建、泽、沁、韩、晋、吕、浍、秦、蒲、虞、芮、邵等十五州。绛州领正平、太平、曲沃、闻喜、稷山等5县。武德三年(620年)罢总管府称雄郡。领正平、翼城、曲沃、闻喜、垣曲、太平、绛等7县。贞观中,绛州属河东道。领治仍旧。
五代袭唐制。
宋为雄州,置绛郡防御。辖正平、曲沃、翼城、太平、稷山、绛、垣曲等7县。
金置绛阳军节度使。兴定二年(1218年)升为晋安府,总管河东南路兵马。兴定三年(1219年)又置河东南路转运司,领正平、翼城、曲沃、闻喜、垣曲、太平、绛、平水等8县。
元初为中州,置绛州行元帅府,辖河、解二州各县。后罢元帅府,仍为绛州,隶平阳路,领正平、翼城、曲沃、闻喜、垣曲、太平、绛等7县。
明为绛州,属山西布政司,隶平阳府,领稷山、垣曲、绛等三县。
清初属领仍旧。雍正二年(1724年)改为直隶绛州,领稷山、河津、闻喜、垣曲、绛等5县。
1912年(民国元年)5月,废州改县,取咸与维新之义,又兼与邻近的绛县相区别,始改称新绛县,属河东道。1927年(民国16年)废道,直隶省府。1937年(民国26年)新绛县属山西省第九专员公署。1939年(民国28年)民国县政府移驻乡宁县下川村,1945年(民国34年)迁回。日伪县政府仍驻旧城。1945年(民国34年)5月,新绛县抗日民主政府公开(属晋冀豫边区太岳三专署),驻文侯村。同年8月,改称新绛县民主政府,仍驻文侯村,兼辖闻喜北垣28村。
1947年(民国36年)4月,新绛县城解放,成立新绛县人民政府。本年秋以汾河为界,南为绛南县,属太岳三专署,驻文侯村,仍辖闻喜北垣一带。北为新绛县,属晋绥吕梁十专署。1948年8月,绛南县并入新绛县,同属晋绥吕梁十专署。专署与县治均驻今县城。
1949年2月,成立晋南行政公署,驻新绛,下设3个分区。新绛分区辖新绛、稷山、河津、曲沃、乡宁、吉县、汾城等7县。1949年6月晋南专署成立(驻今临汾市),新绛属晋南专署。1949年底,运城专署成立,新绛属运城专署。
1958年11月,新绛并入侯马市,属晋南专署。1961年11月,从侯马市分出,恢复新绛县建置,仍属晋南专署。
1970年,晋南分属为临汾、运城两个地区,新绛县属运城地区。
1979年,运城地区改称运城行政专员公署,新绛仍属所辖县之一。
2001年,运城撤地建市,新绛县属运城市所辖。
新绛县人口状况
1912~1924年(民国元年至民国13年),人口呈渐增之势,由82060人增至105359人。此后人口呈渐减之势,1935年(民国24年)减为92819人。1936年(民国25年),因外地人大量拥入,人口增至110000人。后人口一直发展缓慢,至1949年,全县人口为118759人,13年仅净增8759人,年平均净增674人。
新中国成立以来,国泰民安,人口迅速增长。1959年总人口超过15万,1969年突破20万,1984年超过25万,1990年达到275379人。1949~1990年纯增156620人,41年间平均每年增加3820人。1991?2007年纯增加46219人,17年间平均每年增加2719人,这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,使人口增长趋势下降。2007年达到321598人。
新绛县人口密度
1949年为每平方公里平均200人。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,本县为每平方公里平均225人。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为每平方公里平均299人。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为每平方公里平均410人。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为每平方公里平均462人。
全县人口密度由中部向南岭、北山递减。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人口密度528.5人,其中密度最大为城关镇1683.1人,密度最小为支北庄乡345.6人。2007年,全县人口密度537.4人,其中密度最大为龙兴镇2243人,密度最小为泽掌镇332.3人。同1990年相比,全县人口密度增加75人/平方公里。
本县农村人口占绝大部分。1934年(民国23年)城镇人口为5039人,占总人口5.1%,农村人口为93781人,占总人口94.9%。1949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5.8%,1957年增加到11%,此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年减少。1975年减为7.3%。1978年后随着经济发展,城镇人口逐年增长。1990年,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升至10.3%。1995年城镇人口增至32877人,占总人口11.2%,农村人口为260555人,占总人口的88.79%。2007年城镇人口达到40106人,占总人口比重升至12.5%,农村人口为281492人,占总人口的87.52%
访问:新绛县政府网网站首页www.jiangzhou.gov.cn